后台入口客户端下载热线:400-8839-400
热门搜索: 中国心宣纸  |  名家限量版画
您当前的位置:

张江舟,男,1961年生,祖籍安徽定远。现任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院委、研究员 。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文化部优秀专家、文化部美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委、文化部“群星奖”评委、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评委、“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入选画家。 

自踏入画坛以来,张江舟以他充满活力与探索的创作历程,构画了他长于思辨的学者型画家形象。


与同龄画家相比,张江舟有着难得的人生阅历。带过兵、打过仗、上过大学、做过编辑,现在是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的一级画家、院长助理,同时兼任创作研究部主任、《水墨研究》杂志执行主编,院艺术委员会委员等。经历可谓丰富,角色可谓多样。 

在同行眼中,张江舟有着过人的精力和多样的才能。作为画家的他,创作颇丰,近年来,全国各类重要美术展览会上均有他的画作,且频频获奖;全国各类美术期刊也常有他的专题,且新作不断。他还出版有《走近画家———张江舟》、《名家写生———张江舟人物写生集》、《中国画坛·60一代———张江舟卷》等专著多部。

作为院长助理和创作研究部主任的张江舟,可谓重任在肩,各类全国性的学术活动、课题项目、写生创作活动均有他作为组织者的忙碌身影。而作为杂志主编的他,思维敏捷,学养丰厚,如今《水墨研究》杂志已经成为中国画界把握学术动态、探索学术问题、成就专业人才的重要平台。 


张江舟《格桑花开》系列授权限量版画已在南方文交所艺术品中心挂牌。

熟悉张江舟的朋友都知道,这是个工作认真,惜时如金,画起画来如打仗的主儿。一旦投入创作,不计晨昏,黑夜白昼连轴转,画室的灯常常是亮到清晨。于是,我们看到,这个白天大部分时间忙于院里院外工作的张江舟,每个时期均有不俗的表现。 

1980年至1995年的15年间,张江舟的创作以军事题材为主,以战争背景下人的生命与青春的消逝为主要关注对象。这一时期,作为一名军旅画家,且有着战争经历的他,此种选择似乎有着天然的道理。在谈及这一时期的创作时,他说:“军旅生活,参战经历,有着太多的感动,每每提笔,无数鲜活的人物和场景便跳入眼帘,挥之不去……” 

于是,我们看到了《第十八张生日照》、《战士·阵地·祖国》、《天高云淡》、《雪祭》、《逝》等一大批以南疆局部战事和战争历史为题的作品,其中《大决战》获全军美术创作一等奖。《十五的月亮》、《战士·阵地·祖国》和《第十八张生日照》同时入选1983年全国青年美展。时年,张江舟22岁,这为一个刚刚步入画坛的年轻画家带来了太多的荣誉和自信。 

1996年至2003年,张江舟的创作主题转向都市人物。究其原因,他在一篇文章中谈到:“画画不是缘情怡性,而应是一种文化责任。追求绘画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画家的文化使命。都市文化是当代文化的独特表征,如果当代人物画创作有意回避都市问题,而仅只将眼光盯着古典题材,少数民族题材,那将是对艺术创作中文化意义、文化责任的主动放异……”可以看出,此一时期张江舟对都市题材的选择有着清晰的理性思考。此后的《逆光》系列、《00状态》系列、《风》系列、《女人屋》系列和《壬午记忆》、《人—物》等一大批人们熟悉的都市题材作品,正是张江舟上述思考与选择的良好印证,其中《人—物》获得“全国画院双年展”学术大奖,《风》系列获得黄宾虹美术创作奖。张江舟此一时期的作品引起了美术界的广泛关注,诸多著名美术理论家、批评家撰文称道。 

2004年以来,张江舟画了大量的人物写生和肖像式作品,画风也转向平和中正,审美倾向较之前又有了些微调整,画中形象也由都市中心人物转向都市边缘人物,城市农民工即是近年来他的主要描绘对象,其中《逐光者》在“第十届全国美展”中获奖。另有大批作品参加了各类全国性展览,或刊发于各类专业报刊。 

综观张江舟的创作历程,突出表现在对社会现实、青春理想的热心关注。如果说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使张江舟的作品有了明晰的文化针对性,那么他作品中对青春的关注则透视出他对人、对生命的无限热爱。 

无论是《雪祭》中牺牲了的抗联女战士或《战士·阵地·祖国》中迎着战火的年轻战士群像,还是之后都市系列作品中或迎风而立或屈倦闲逸的都市女孩,对青春与生命的颂扬、眷恋、叹谓、感伤、茫然与希冀一直伴随他创作的始终。 


如果说,人类期望在不断的自我考问中实现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和人类理想的重建,那么,张江舟的画正是考问生命、重建理想的序曲。(完)

客服热线:400-8839-400
新品预热 :数字版画 | 水墨新象 | 方楚雄

关注南方艺术品中心官方微信

通过手机随时掌握最新行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