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入口客户端下载热线:400-8839-400
热门搜索: 中国心宣纸  |  名家限量版画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书画艺术品投资风险的表现方式
来源: | 作者:艺术品中心 | 发布时间: 2017-06-23 | 4382 次浏览 | 分享到:

书画艺术品作为一种投资标的,有增值的利润空间,同时也伴有一定的风险。在传统的投资品种不断发展的同时,新型的投资模式使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使得艺术品投资成为了投资的一种重要手段。但书画艺术品投资市场相对于其他的投资市场而言,起步较晚,市场还不完善,法律和规章制度也不健全,且艺术品市场本身尚不完善,导致投资市场交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要趋利避害,就必须先分析风险的表现。

一、预测投资目标为艺术家的投资

(一)对艺术家发展潜质的评估风险

如果对艺术家的发展潜质评估得当,可能会获取巨大的投资效益,但如果对艺术家的发展潜质评估不当,则极有可能会带来重大损失。

对艺术家发展潜质评估得当的例子很多。在2011西泠印社春拍“中国书画近现代名家作品专场”上,《华祝三多图》最终以1.6675亿元成交,创造了任伯年个人单件作品最高记录,并创下“海派”及南方艺术品拍卖的最高记录。从1996年的280万元到今年的1.6675亿元,15年间,《华祝三多图》升值约60倍。在这期间,此图在拍卖会上多次转手,但每次转手的投资者都获得了巨额利润,这也是投资者对艺术家及艺术作品的升值潜力有准确评估之后的结果,绝不是运气。但如果对艺术家及艺术作品的发展潜质评估不当,则会给投资者带来困扰。因而书画艺术品投资者一定要充分评估艺术家的发展潜力,特别是现在当代艺术品市场上很多年轻艺术家的作品琳琅满目,投资者该如何选择呢?首先要做的一点就是要充分预测艺术家的发展潜质。

(二)对艺术家创作能力的评估风险

如果对艺术家的创作能力评估不当,那么在当代艺术品的投资中就有可能会遭受损失。比如有的画廊或者藏家看好某位艺术家的作品,大批量的购入,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艺术家水平停滞不前,市场认可度不高,那么投资者就会遭受巨大损失。

(三)对艺术家意外状况的评估风险

对艺术家的成长评估也会存在意外状况,大家都觉得很有可能会成功的艺术家,最后却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成功。对艺术家意外状况的评估风险一直都存在,而且会对艺术家的创作生涯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如有的投资者投资在当时看来很有发展潜力的在校学生或者年青艺术家的作品,这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因为在校很优秀的学生,很有可能毕业后并不再从事相关工作,甚至完全放弃书画创作。如果投资已经具有一定实力的艺术家的作品,艺术家也会存在突然身体有疾或者其他意外状况的可能。

(四)对艺术家人品修养的评估风险

对艺术家人品修养的评估也会存在一定风险,因为现在很多画廊或者画商都会与艺术家签订长期作品收购合同,这就需要合同双方共同履行合同义务。但是如果一方毁约,或者不履行合同所约定任务,那么就会为投资者带来较大损失。历朝历代评论家和收藏家都很关注这一点。陈师曾在《中国文人画之研究》中提到:“所谓文人画需要具备四点: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合此四者才可以为良。”因而,画家的人品修养事关画品。


二、预测具体作品增长价值的投资

(一)对作品艺术水准的判断失误风险

现在有很多投资者乐于投资看起来较为有潜力的当代艺术家。这就需要首先对艺术家的艺术水准进行判断,这是投资的第一步。但是很多投资者并不具备基本的判断或者鉴赏能力,只是根据市场价格的情况或者跟风选择投资的艺术家,这样就容易对艺术家创作的水准判断失误。现在市场上有一些以投机为主的画廊也是如此,在2011年中国的书画市场迎来艺术品市场交易高峰的时候,他们的选择以当地市场其它经营者的选择为主,如看到其他的画廊在卖谁的作品就投资谁的作品,而对艺术家缺乏最基本的判断和了解。在2013年以后到2015年,艺术品市场交易进入调整期,他们投资的作品出手就成了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这样以投机为主的画廊就会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他们手中的作品因艺术水准不高等问题而难于变现。

(二)对作品升值潜力的评估风险

作品的增值受到了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而对作品升值潜力的评估是非常复杂的。

1、整体社会环境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是对社会整体环境对作品升值潜力影响的一般解读。对大多数人而言,只有在满足温饱、自身安全不会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才会进行愉悦身心的艺术品收藏活动,也只有在和平年代,整体经济环境才会正常平稳的发展。作品的升值潜力也受到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

2、艺术品市场情况

整体的艺术品市场情况在总体上也有变化。纵观整个历史,中国出现过几次收藏热,分别是北宋、晚明、康乾盛世、清末民初时期,再就是新世纪以来。在收藏热的时代,艺术品市场会得到相应的发展。而在整体艺术品市场较好的情况下,艺术品的升值也是必然的。但是在整体艺术品市场不好的情况下,书画作品出现一定的贬值现象也是正常的。

3、艺术家个人情况

艺术家个人情况包括艺术家自身情况和市场的认可程度。影响艺术家个人艺术水平的因素非常多,艺术家周围环境、身体因素、个人勤奋程度等等,还有一方面就是个人水平上升很快,但是市场认可程度不高也是有可能的。市场的认可程度又与整个社会审美风尚以及对艺术家的宣传推介等因素有关。所以艺术家与大型的艺术品经营机构、大藏家签约合作,对提升艺术家的知名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大型的艺术品经营机构在艺术家的宣传方面比较有经验,同时具备雄厚的实力,会采取举办画展、拍卖、参加艺术品博览会、媒体宣传等一系列的方式进行艺术家推介,相对会增加艺术家作品的升值速度。

4、具体作品情况

对于书画艺术家具体作品的增值情况,也要进行详细分析:

第一,不同艺术家不同类型和题材的作品增值情况不一样。如李可染擅长的是山水画创作,则他人物画作品的涨幅不如山水画的涨幅明显。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所擅长的风格题材,这需要投资者提前认真研究,不然投资活动就会受到影响。

第二,不同艺术家不同时期的作品增值情况也不一样。如齐白石衰年变法后的作品反映其风格的典型特征,但他早年不具典型性作品的增值可能就没有晚年作品大。

第三,作品的品相、收藏流传情况也会影响作品的价格。古代书画作品上面很多有著名书画藏家的收藏痕迹,如印章或题跋,这是比较明确的收藏、流传痕迹,既可以增加书画作品的可信度,又可以增加其历史价值,因而会大大提升艺术品的价格。包括近现代大家的作品,也会有参展或者著录出版,这也会增加作品的价值。品相完好的作品肯定比同类品相不好的作品价值高。如在收藏过程中书画艺术品的品相遭到了自然或人为破坏,也会对该艺术品的价格产生影响。

影响具体作品增值潜力的因素很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用一些规律进行生搬硬套。

(三)对作品变现能力的评估风险

1、艺术品市场的整体状况

一般情况下,整体艺术品市场较好的时候,具体书画艺术品也会呈现出良好的成交状况,这时候是适合出手变现;反之,如果整体艺术市场情况不好,很多人就会处于观望的状态,市场上现金流也不会很充足,因而会增加作品的变现难度。

2、所投资的艺术家情况

除了分析整体的艺术市场情况,变现的时候也要具体分析所投资艺术家的具体情况,如果艺术家的作品正处在平稳升值的过程中,就适合收藏观望。如果对这位艺术家已经观望了很长时间,没有增值反而一直在贬值,那有可能也适合贬值出手。如果所投资艺术家的作品一直价格平稳就要分析自己的资金状况,如需要资金,就可以考虑出手,如果没有资金需求,可以考虑继续持有。对于这些情况,如果分析不清楚,就会造成一定的变现风险。

3、变现渠道的考虑

变现渠道也是书画艺术品出手时所必须考虑的。首先,要考虑法律因素。我国明文规定有不能出境的艺术家作品,如这些书画家作品进行境外变现,则会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还有很多古代书画作品,也是限制出境的。

其次,变现渠道依据市场层级,可以分为一级市场的画廊、画店、文物店,二级市场的拍卖行、博览会,以及艺术品典当、质押等,都属于可供选择的变现渠道。这个可以依据投资者的变现速度、艺术品的价值高低等因素进行具体的变现渠道选择。

(四)对作品市场认可度的评估风险

作品的市场认可度也非常重要。如有些在近现代美术史上有着贡献的人物,他们作品的市场认可度并不是很高,但这不代表他们的作品没有价值。相反,很多在世时市场认可度很高的书画家,在其去世后由于其艺术价值与市场认可度不符而导致市场价值最终大幅下降,所以说,从长远来看,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市场认可度一般是由作品的艺术价值决定的。

(五)对作品素材、题材意义的评估风险

1、结合艺术家及市场情况进行总体评估

书画艺术品市场投资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人云亦云,坊间传言齐白石爱画虾,而齐白石在市场上拍出真正高价的并不是他的虾,大写意花卉与工笔草虫结合作品是他的精品。从拍卖市场的表现来看,他的山水画成绩也不俗。

2、结合整体社会环境、市场环境进行评估

李可染有关革命题材的作品在拍卖会上价格相对较高,2010年11月秋拍中,李可染于1959年创作的《长征》成交价为1.075亿人民币(图1)。相比之下,李可染同样擅长的牧牛类题材就升值较为缓慢。而对于有些特殊政治环境下的书画作品就存在升值风险,如陈半丁1958年创作的《力争上游》(图2),这幅作品是“大跃进”运动下的作品,当时在北京举办的“首都国画大跃进展览会”画展中,此幅作品为画展的力作。此画在2008年秋拍中最终的成交价为110.88万元,属于当年艺术家成交价位比较高的作品。但是此画带有时代的烙印,对这类作品的评估也会存在风险。


三、投资的调控能力及培养力

(一)投资调控能力的把握

1、对投资资金、规模的调控能力

投资者要对自己手中持有的资金数量及投资规模理性判断,把握好投融资的时间,这是专业投资者或者藏家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

2、对传统的投资方式和现在的艺术金融项目都有专业的调控能力

对传统的艺术品投资方式需要掌握的调控能力还有艺术家的艺术表现力、作品的升值潜力、作品的变现力等,这需要长时间的实践经验积累或者专业藏家和经纪人的指导,才能够真正实现理性投资。现在出现的艺术金融产品越来越多,对于艺术品基金、股票、质押融资等既需要书画艺术的专业知识,也需要金融、经济学的专业知识,因而对投资者调控能力的把握会有更高的要求。

(二)投资调控能力的风险性

如果对调控能力把握不好,那么艺术品的投资就会存在巨大的风险。

1、传统型艺术品投资的风险

如投资者以高于正常市场价的价格买到某位书画家的作品,或者大批量购入的书画作品不但没有升值反而贬值等,因此,投资时机的把握很重要。再比如刚把收藏的某一位书画艺术家的作品卖掉,这位艺术家的作品就升值了,艺术品的投资犹如股票,调仓的能力也很关键。

2、艺术金融产品投资的风险

由于艺术金融产品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刚刚开始出现,人们的投资如果调控不好,会存在更大的风险性。比如艺术品的份额化交易,2011年,天津文交所推出《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啸万里触龙门》(份额代码“20001”)和《燕塞秋》(份额代码“20002”),上市不足一月,涨幅高达550%。在游资的推高下,“黄河咆啸”的市值一度达到3900万元。有业内人士就此评论称:“3900万元可以买到齐白石的画,或者是徐悲鸿、黄宾虹的画。”其市值一度远远超过作品估值,最后导致很多投资者资金亏损。因而,这种新型艺术金融化产品需要艺术金融专业人士的指导才能投资。

(三)转换投资目标的方式和风险

1、转换投资目标传统的方式是出售旧有的艺术品变现,再投资新的艺术品。这种传统的方式存在的主要风险就是变现时机、变现渠道及变现资金量、规模的把握。如果变现时机把握不好就有可能造成损失。

2、在艺术与金融联姻的今天,转换投资目标可以通过用艺术品融资来实现。如可以进行旧藏艺术品的质押融资,变现从而实现转换投资目标的目的。这种方式存在的最大风险就是新投资的艺术品如果变现不顺利或者没有按照期望升值,那么就会造成投资者没有能力赎回原有的质押藏品,那么藏品就需要被银行强制变现来抵债,那么投资者就会造成巨大损失。

3、如果再投资的目标选择不谨慎,或者是再投入的时机和渠道选择不明确,也会给投资造成损失。

(四)调控不力的风险

艺术品的投资调控不力会为艺术品的投资带来巨大的风险。

1、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购买艺术品所带来的风险

传统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购买艺术品的方式,一定要先请真正的行家过眼以后再进行购买,不要听信卖家所编造的各种故事。投资者在进行投资之前也要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所要投资艺术品的价格与价值信息,因为艺术品价值的判断是复杂的,如果掌握不好就会为投资带来损失。

2、艺术品变现或者再投入的时机把握不好的风险

艺术品变现或者再投入的时机把握不好的话,也会为投资带来损失。艺术品的市场情况处在变化的过程中,如2011年是中国近几年艺术市场比较繁荣的时期,那时出售的艺术品使得投资者赚的盆满钵满。而在此后选择投资的人,因为大部分作品的均价近几年是保持不变或者下跌的,就很有可能将作品在手中长时间持有。那么选择这时候出售就会为投资者带来损失。

(五)对投资目标的期望值与风险

对投资目标的期望值与风险程度常常是呈正比的。对所投资目标的期望值越高,风险越大。因而对所投资的目标一定要有理性的判断,理性的判断来自于对市场的调查和对艺术家及其作品本身的了解。

(六)对特定投资目标培养力的风险

这种情况较多的存在于投资者(画廊或者拍卖行从业人员等)批量购买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并对于年轻艺术家进行培养宣传。对特定的投资目标,投资者所采取的传统的培养方式就是通过举办展览、拍卖、媒体宣传的方式来进行包装与推介,总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投资目标的价值认可度与市场认可度。但是这种培养也是存在培养不力的风险的,也许艺术家自身原因或者市场偏好等原因,造成投资不利。

还有一种情况是投资者进行老艺术家的批量收购,通过操作市场的方式来制造一种购买现象,为老艺术家的作品增值,当然这种操作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也会存在一定的变现风险。

(七)培养力与外力影响的风险

外力影响主要有社会政治因素(战争动荡等)、社会经济因素(金融危机等)以及整体艺术市场波动因素。在这些外力影响下,即使极具市场潜力的艺术家的作品也可能在投资中遭遇不可预测的风险。

(八)培养力与培养目标的不一致性

从投资者的角度而言,若对投资艺术家的市场操作力度不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从而造成培养力与培养目标的不一致性。

从书画家方面而言,书画家(即培养目标)的创作能力没有达到投资者的升值期望。很多年轻艺术家的书画风格尚处在成长阶段,其后期的创造力如何,创作的题材、方向等是否有不可预测的变化等,都会对未来的市场造成影响。在艺术市场领域,书画家画风或题材的变化,有可能会降低市场认可度。这种情况,同样会造成培养力与培养目标的不一致性。比如有些当代书画家的工笔画市场认可度较高,但他的写意画创作与尝试在市场认可程度上就会受到限制。


四、投资规模的预测

(一)投资规模确定的风险性

如果投资的规模出现判断失误,就会给投资带来巨大的损失。如个人或小型投资者如果将所有的资金投资到一幅书画作品上,投资的风险会大大增加。如果小额资金持有者进行超出自己投资实力的投资或长线投资,也会增加投资规模的风险。

(二)投资规模的相对合理性

投资规模的相对合理性建立在充分了解自己的资金状况,以及所要投资艺术品市场状况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够进行相对合理的投资规模的设定。投资者是进行单幅艺术品投资还是批量化的投资,投入的资金额度是多少,需要周转或变现的时效是多少,这是进行投资规模合理判断的前提。


五、作品质量的评估与判断

(一)作品水平定位的合理性

对书画作品的水平进行合理的定位是估价的前提。魏晋以来历代都有对书画作品水平定位的风气,相关的著述将书画家按照艺术水平进行等级分类,虽然很难有一个固定通用的标准,但对书画艺术品的传承及评价准则有了一个大致的框架。但这一类品评往往很专业,很多投资者无从把握。有些人被市场表象引导,选择当时市场上价位比较高的艺术家的作品,并没有以专业的眼光分析艺术家的作品价值,这就会增加投资的风险。

(二)作品质量准确度的风险

所谓作品质量准确度是指投资者对投资艺术家的作品是否具备分辨优劣的能力。对作品质量准确度的判断包括对投资对象的深入研究,研究其绘画风格、创作旺盛期以及创作旺盛期的精品甚至代表作等。这类作品一般能够代表艺术家的水平,实现价格的稳步增长,如果艺术家的艺术水平很高,但是投资者买到的却是艺术家疲于应付的应酬之作,那就会大大影响所投资艺术品的升值空间。

(三)作出判断的能力差异

“世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位好的艺术家如果能够遇到一位伯乐,通常会更容易获得成功。齐白石能成为一代大家有他的伯乐陈师曾,任伯年有他的伯乐钱镜塘,徐悲鸿有他的伯乐高剑父。陈师曾钱镜塘、高剑父都是能够从众多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中慧眼识珠的人。因而,对艺术家及艺术作品的判断能力是有差异的,这种能力差异缘由投资者的见识和魄力。

只有了解了书画艺术品投资风险的表现方式,才能在进行书画艺术品投资时,采用合理规避风险的投资运作过程,使投资者获得最大的利润回报。

客服热线:400-8839-400
新品预热 :数字版画 | 水墨新象 | 方楚雄

关注南方艺术品中心官方微信

通过手机随时掌握最新行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