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入口客户端下载热线:400-8839-400
热门搜索: 中国心宣纸  |  名家限量版画
您当前的位置:
美,才是中国传统书法的主题
来源: | 作者:艺术品中心 | 发布时间: 2017-06-16 | 3833 次浏览 | 分享到:

        无法回避的是,进入当代,大多数普通老百姓对书法的欣赏水平较低。但这并不能左右我们对书法学习的力争唯美、雅俗共赏的努力,更不能因此扭曲我们对书法鉴赏的标准。

        说起书法美丑,经常提到秀与拙,尤其是在“拙”的方面容易出问题。书法里,真正的所谓“古拙”“浑朴”“质朴”“写心”也应该属于唯美范畴,需要尊重传统,力争雅俗共赏,做不到这一点,功底再扎实,学问再多,写的字丑就是丑,不应该受到提倡,必须向雅俗共赏靠拢,才能被历史认可。

美,才是中国传统书法的主题


        写丑字的主要有两种人:

        1、一些根基深厚者,面对国展体想要突破同质化而达到属于自己的“极佳”境界,却错失美感,贴上了很个人化的“视觉艺术”,于是走向了更多人无法理解的“审美高度”,虽然稍微专业的书法人均能看出其中的功底与味道,但是距离百姓太遥远,是不应该被提倡的。书法想要达到古拙浑朴的境界绝非易事,所以有些功底深厚的书法家在突破瓶颈的时候,选择了一条孤独的高冷路线,只能得到极少部分人的认可,严重违背了雅俗共赏。

美,才是中国传统书法的主题

        2、无法无天的病态书法。一些根基尚浅的书者,每每追求古拙浑朴不成,却因火候不足而堕入平庸,唯有以丑代拙。更有甚者,不愿老老实实练好基本功,不学古人,不学经典,不临碑帖,不懂笔法、结字、章法,胡涂乱写,越丑越好。这种“丑书”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和“古拙书法”有天渊之别,却被这些书者标榜为现代书法,简直贻笑大方。这种背离传统的书法纯熟病态,与古拙书法背道而驰,可谓东施效颦。

        我们必须重视的观点是:唯美,一直都是传统书法的主流!

        中国文字始于夏代陶片文。从出土的陶片看,起笔落笔都是尖尖的,根据研究,这些文字应是用羽毛尖端,蘸着颜色先画上去,再用刀刻的。后来从发掘出土的殷代甲骨文中,还可看到写而未刻的遗迹。由此可知,陶片文和甲骨文均是先写后刻,而且都是象形文字,具有绘画性。它们奠定了日后“书画同源”的原则。秦汉以后,随着毛笔形制的完善便产生了起笔、收笔和行笔时的提、按、顿、挫,线条的无穷变化。书法遂发展成一门传统国学,大放异彩。

美,才是中国传统书法的主题

        书法里,我们经常谈到“古”和“拙”,两者是两个不同概念。用“古拙”来形容书法,含义极广:“古”凸显朴,“拙”源于奇。无疑,古拙是美学中的另一种境界。清代书法家傅山就曾提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以鼓励书法家致力研究“古拙书法”。

        “古拙书法”源于北碑。北碑用笔浑厚,方圆兼备,攲正相生,纵横有象,“大巧若拙,气魄豪雄”。而“古拙书法”结体造型千变万化,大小正侧,疏密收放,表现天真烂漫,不拘一格。其字点画粗细长短、结体正侧大小、章法疏密虚实没什么固定标准,书写时有即兴性,但往往有“出奇制胜”的效果。

美,才是中国传统书法的主题

        “道法自然”是传统书法的原始美学原则。大自然中,最常见的几何形状是方与圆。方与圆的对立统一产生的自然美,在书法的用笔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方笔俊利挺拔,斩钉截铁;圆笔锋芒含蓄,圆满多姿。通过方圆交错对比,一种韵律便油然而生。隶书的“波磔”就表现了我们祖宗崇尚大自然的朴素美学思想。

唯美书法,一直是中国传统书法的主流。自南朝以来,历代书评无不推崇“二王”书法。南朝羊欣在《采古来能人书人名》中赞扬王羲之“古今莫二”。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均师法“二王”。由此可见,他们都将“二王”书法视为传统书法的最高美学典范。“二王”之后,颜真卿以其忠烈风骨另辟蹊径,建立起了雍容宽博或奇肆矫健的颜书体系(颜柳体系),也备受称赞,学之者甚多。这些都是古人对于唯美书法的认可与追求。

        所以,我们当以唯美为典范,力争雅俗共赏。这是一个合格的书法人崇高理想与孜孜不倦的追求。

客服热线:400-8839-400
新品预热 :数字版画 | 水墨新象 | 方楚雄

关注南方艺术品中心官方微信

通过手机随时掌握最新行情动态